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系统、深入学习,完整、准确、全面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共上海市委党校、解放日报社联合推出特刊《党的二十大精神关键词解读》。邀请国内21位权威专家,以“1+20”的形式,全面阐释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丰富内涵和历史性意义,聚焦“两个确立”“里程碑意义”“中国式现代化”等20个关键词,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深入解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将我们党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规律性认识提升至新的理论高度,不仅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正确道路,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心,也为世界的现代化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新时代标定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新高度
“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概念,脱胎于毛泽东提出的“中国工业化道路”,强调中国在实现工业化时要“学那些和我国情况相适应的东西”,即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推进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继续强调:“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接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而深刻地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和战略问题,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思想新战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发展和创新。
第一,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属性。“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人类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包括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现代科学技术、重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视发展现代政治文明和法治文明等。但同时,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成功开创的人类现代化新道路,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宗旨,体现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规定和政治属性,也是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模式的最本质区别。
第二,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追求,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近代以来,一代代仁人志士致力于探索实现民族复兴的现代化道路,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己任,在一百多年来的实践中成功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历史和实践都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新跨越,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继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关键在于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第三,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基本特征”。其一,从人口规模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现有14亿多人口,如果如期整体性迈入现代化,这在人类历史上将是规模空前的壮举,不仅将呈现出人类现代化发展的史无前例的规模效应,还将验证超大规模国家迈向现代化的可行性,注定将在人类现代化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其二,从制度特征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衡量是否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重要尺度。在全球贫困问题严峻、一些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追求共同富裕,无疑将充分彰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独特优势。其三,从社会进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必然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努力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更充分的现实条件。其四,从人与自然关系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既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加剧人与自然矛盾的教训的汲取,也是在生态文明领域对高品质现代化的追求,展现社会主义生态正义和生态伦理。其五,从对外关系看,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矢志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四,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本质要求从三个层面进行理论建构:一是政治本质,即强调党的领导这一主心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方向;二是战略本质,即对“五位一体”和外交战略本质的内涵和品质作出界定;三是文明本质,即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意蕴和特质,这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第五,制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安排,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三步走”战略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2035年远景目标,进一步明晰了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从本世纪中叶提前到2035年,并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充实提升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更高奋斗目标。两个阶段,精心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
第六,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这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五个坚持”的重大原则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根本遵循,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二、新时代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新篇章
在推进理论创新的同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致力于实践探索,“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以其举世瞩目的成就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第一,大幅提升我国综合国力,验证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伟力。经过新时代十年的努力奋斗,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9800元增加到81000元。我国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地位得到巩固提升。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机场、港口、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首位,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并最终赢得胜利,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铸就了我国现代化历史上最坚实的里程碑,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基础。
第三,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保障了中国式现代化可持续推进。在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找准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着力点,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制度保障。在人类现代化的历史上,包括拉美国家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曾经取得了现代化发展某些成就,但由于制度设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终究没能实现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其战略深意在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指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路径和手段。这不仅补上了我国现代化的“短板”,提升了我国现代化的境界,而且大大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制度性保障能力,确保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走得通、走得好,而且走得远。
第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塑造中国式现代化新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为此,我们的主要目标任务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取得重大进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必将有助于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实现可持续发展,继续保持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主动地位。
三、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新贡献
新时代十年是伟大变革的十年,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彰显时代生命力的十年。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现代化新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及其创造性实践已经并将继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第一,推进人类现代化历史进程。首先,中国式现代化正在为人类现代化水平的总体性提升作出新贡献。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我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我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特别是在全球贫困问题依然严峻、一些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强大生命力的有力验证。展望未来,中国如果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意味着将世界1/5的人口带入现代化,这将彻底改写世界现代化版图和格局,大幅提升人类现代化整体水平。其次,中国式现代化是在独立自主和接续奋斗中走出的不同于西方模式的现代化新路,打破了现代化模式一元论思维定式。中国式现代化用事实证明,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人民的成功实践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方向、驰而不息,条条大路通罗马。再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后发型国家的成功追赶,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第二,创造人类文明形态。首先,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形态。这种文明新形态有助于克服资本主义的制度性弊端,避免资本无序扩张所造成的社会两极分化加剧,为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其次,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中华文明为根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形态。这种人类文明新形态,既饱含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厚重底蕴,又汲取了人类现代化的宝贵经验和卓越智慧,遵循着人类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展现出现代文明的勃勃生机,引领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前进方向。再次,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开放包容互鉴为底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形态。近代以来,以工业文明、科技文明为动力的西方文明既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在人类文明史上制造了无数的劫难和痛苦。究其根源,是因为西方文明始终奉行自我中心主义,坚持“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普世价值论”。人类文明新形态主张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为重塑文明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正确方向。
第三,启迪人类探索更好社会制度。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定位。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展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属性和根本追求。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的和平属性,致力于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进程。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今天的人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即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为过渡时期人类探索更好社会制度提供了宝贵启迪和新的选择。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联系我们
咨询/预约:0717-6715256
投诉电话:0717-6710088(周一至周五8:00—12:00、14:30—18:00)
15337420311 (非工作时间)
健康体检:0717-6717999、0717-6712863
口腔门诊:0717-6711793
中心院区: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樵湖一路60号
三峡院区:湖北省宜昌市夜明珠路57号
口腔门诊: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樵湖二路74-7,8号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0 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 鄂ICP备19026703号-1 官方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宜昌
- --友情链接--